台灣因為聯考的因素
「分數的公平性」成了凌駕一切的重要問題
而教材內容為配合「公平性」,一律有標準答案
沒有標準答案的,就根本不放入考試,甚至不放入課綱
這樣的設計讓考試變得容易多了、也不容易被家長「客訴」
但也讓在這樣系統下受十多年訓練的我們
不僅少了許多自己的思考與觀點
還產生了「萬事萬物都應該有標準答案」的謬思
看到這樣子的情形,讓麻糬聯想到光藏中的一張牌
修練卡-別被知識束縛
牌中的人物,頭頂上被一本本厚重的書籍壓著
壓到臉與表情都變樣,不清楚人物原本的樣子
甚至是人物都吐出身體的氣了
這樣的圖像,是不是有點像在台灣求學過程中的我們
每天讀書、背書,為了考試與分數
很少人會詢問我們自己的觀點,自己的想法
大家在乎的都是分數
這當中麻糬覺得蠻有趣的是
製作褲子都需要兩個數字,臀圍與腰圍
那為什麼一個成績就代表這我們這個人?
用標準化的知識評斷一個人的方式,真的很可惜
因為標準化的方式沒有規範到許多額外的可能性領域
但每個人其實都有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
就例如:齒輪
「沒有哪一種齒型或是齒數的齒輪比較好,
只有適不適合工作環境的的齒輪而已。」
也許現在我們自己都沒發現到自己到底適合什麼
不過這只是現在還沒找到而已
不代表我們沒有用、沒有存在的價值
相信自己,「天生我們,必有我們的用處」
給自己多一點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索自己
最後我們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
註:文章中有部分引用「大人學」的內容
https://www.darencademy.com/article/view/id/16380
來自光中的寶藏 小編 麻糬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